David's forum论坛『TUBE DESIGN & DIY』 → 帖子显示 发表新主题 刷新页面 回复本贴 返回 
主题:[原创]关于5686前级的暗黑摸索---玩尽5686 本主题第13579个浏览者  (总共5页) 1 2 3 4 5

 大卫
 

 积分:57553
 级别:论坛总版主
 头衔:坛主
 来自:福州
给大卫发信发送邮件访问大卫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大卫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楼主  回复此帖
[原创]关于5686前级的暗黑摸索---玩尽5686

近日来关于5686做了一系列的考虑。第一成果便是已坐在笔者的交椅上聆听到了5686 STC的声音,感到了某种程度的满足。然后,就是画出了5686 STC推动VT104 GG单端的线路,目前正在完善当中,希望不日能够着手改机。

5686前级好玩吗?对笔者来说可能是的。正如本帖题目所暗示,笔者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看怎样才能完成这一台5686前级。

听起来似乎很难,因为说是在黑暗中。其实笔者并没有夸大其词。

5686是一支束射功率管,其参数和6P14(6BQ5)、6V6及其小弟弟的6AQ5很相近,用5686做前级就大前提来说已经有点另类。说是5686做前级声音极好吗?眼下还不知晓,至少笔者没有见过有人用它做过前级,因此前景是黑暗的。既然5686是功率管,将其用在本来用途上可能更能尽其所用。实际上,有太多线性极佳的电压放大管,比如EF86、C3m及6EJ7等等完全可以将它挤到一边去,如此说来,笔者是在挑战5686的弱项了,这又是一个黑暗的前景。

曾经考虑过用6V6装一台前级,并在国外论坛上和几个素昧平生的老外讨论过,并且明显地对方的反应不很热烈,这是自然之事,没有人看好6V6前级,吃力不讨好的事。

不过却收藏到几张线路图,手写的扫描,至少可以证明诸如6V6这样的管子还是有人装成前级来使用的。请看下图。




有附件:[61K]
点击看大图

--
I want to know who I really am & what I can do!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218.5.4.112] 发表时间:2008年01月18日 16:52:44

 大卫
 

 积分:57553
 级别:论坛总版主
 头衔:坛主
 来自:福州
给大卫发信发送邮件访问大卫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大卫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第2楼  回复此帖
re:

很简单是吧?谁不会呢?接成三极管来使用,一可降低内阻,二可获得远胜过五级管的线性,稍微伺候的话,便可实现所要的增益。不过,这都不是6V6的强项,与其用这种线路结构,还不如换成电压放大三极管,指标更好的有一大堆呢。

下图与上图大同小异。对6V6的三极管接法单管前级而言,所能做到的不过如此。这些线路还算是主流。

*此帖被版主大卫修改于2008年01月18日 20:01



有附件:[69K]
点击看大图

--
I want to know who I really am & what I can do!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218.5.4.112] 发表时间:2008年01月18日 16:59:26

 大卫
 

 积分:57553
 级别:论坛总版主
 头衔:坛主
 来自:福州
给大卫发信发送邮件访问大卫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大卫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第3楼  回复此帖
re:

稍微复杂一点的,就是SRPP了。下图仍然是三极管接法,当然先不说用6V6做前级放大是否合适,只要是在非要采用6V6这个前提之下,其SRPP也不过如此。有人说削水果要用水果刀,这意思也并没有完全否定大砍刀的作用。记得网络上曾经见过用两只2A3构成貌似SRPP的串叠线路来做前级,也并不觉得奇怪,尽管从电源效率来说用功率管来充当电压放大的角色有点不伦不类,但只要在声音表现上有所建树,还是值得的。



有附件:[35K]
点击看大图

--
I want to know who I really am & what I can do!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116.205.209.163] 发表时间:2008年01月18日 20:00:47

 大卫
 

 积分:57553
 级别:论坛总版主
 头衔:坛主
 来自:福州
给大卫发信发送邮件访问大卫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大卫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第4楼  回复此帖
re:

让人难以揣摩的就是下图,这出自一个韩国DIYER之手,笔者看不出在6SL7两级放大之后再赔上一个6V6的任何好处。用一只双三极管就可以办到的事,为何非要扯上一只束射功率管?很是费解。请注意这里谈的不是功率放大,而是前级。将6V6接成三极管是可以理解,因为五级管接法没有三极管接法来的线性,在这里需要低内阻,但CF(阴极跟随器)就不可理解了,既然在末级不需要放大,CF的功用只有两个,一是图较低的输出阻抗以获得较好的驱动能力,也就是当作缓冲器(buffer)来使用,二是润声,也就是许多人为CD机加胆缓冲的做法,以求获得真空管的某些“灵性”。其中第一点无可非议,但第二点便如坠五里雾了。三极管接法的6V6是比五级管接法来的线性,但若说追求线性的话,为何不用电压放大三极管呢?特意弄了个束射功率管来堵住后门,在前端使用6SL7的好处将消失怡尽,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笔者所要说的是,若一定要用6V6做前级,那么单管是最具有合理性的选择。也只有单管6V6前级,其作为前级的素质和声音特点才不易于被其他因素所干扰,简单直接地呈现在听者面前:是适合,还是不适合,绝对一目了然。谁叫它天生便是功率管呢。


*此帖被版主大卫修改于2008年01月18日 21:53



有附件:[75K]
点击看大图

--
I want to know who I really am & what I can do!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116.205.209.163] 发表时间:2008年01月18日 20:31:21

 大卫
 

 积分:57553
 级别:论坛总版主
 头衔:坛主
 来自:福州
给大卫发信发送邮件访问大卫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大卫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第5楼  回复此帖
re:

上面笔者只是以6V6为例,力图说明用功率管来设计前级所应该注意的方向。论到本文的主角5686,笔者也是这样认为。因此,本帖的发展方向便只能是单管5686前级。不过笔者并不想沿袭上述前三个线路的主流做法。笔者所要尝试的是:

1,避开采用标准的三极管接法

笔者到底采用何种接法,之后慢慢交待,当然不会是五级管接法了。

2,避开功率管作前级放大常采用的电流级别

举上述第一张6V6前级线路为例,图中虽然没有标明,但凭其所用高压、负载及阴极电阻值便可得知,6V6工作点大致应为212.5V/-12.5V/25mA,其增益笔者用SSVTG软件估算了一下,大约为17dB,亦即有约7倍的放大量(见下图)。25mA对6V6这样的功率管来说并不很大,即便在笔者的单三极管12B4A前级中也算不上大到哪里去,与主流电压放大管的10mA以内的屏流相比,却是大了许多。笔者在5686上不采用25mA这个等级的屏流,打算采用与一般电压放大管相同程度的屏流,控制在10mA之内。

3,避开使用标准的高压(如上述线路中的300多伏)

这一点与上面的第二点互为依存。屏流用小了,高压自然就不用很高。笔者的目标高压值大致在200多伏,与普通电压放大管所用高压相近。这种考虑的出发点是,尽可能地弱化5686天生的功率管特性,使其在比较完全的电压放大管外围状态下发挥其前级的作用。

以上述的第一图为例,在标准三极管接法下,显然地,单纯地将线路的高压和屏流降低以满足笔者的后两点要求是不可能的,这样做的唯一结果是把管子的工作点驱赶到了坐标轴的原点附近,且先不说非线性失真,根本得不到可用的增益量。

那么,笔者将要如何在5686上实现上述的目标?这就要归于笔者所采用的特殊接法了。


*此帖被版主大卫修改于2008年01月18日 22:14



有附件:[39K]
点击看大图

--
I want to know who I really am & what I can do!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116.205.209.163] 发表时间:2008年01月18日 21:51:00

 大卫
 

 积分:57553
 级别:论坛总版主
 头衔:坛主
 来自:福州
给大卫发信发送邮件访问大卫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大卫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第6楼  回复此帖
re:

请看下图。左边是通常的做法,右边即为笔者要采用的方法。简单地说,其目的就是使屏流截止,而利用g2(第二栅极)来代替屏级原本的功能,负载从g2引出到高压,g1(控制栅极)对g2作用的结果在负载上得到反映,由此获得我们需要的输出信号。

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将5686变身为一只仅由阴极、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所组成的三极管来使用。这样一来,5686的工作电流就由g2电流所取代,其水准与普通的电压放大管相当。

通过这种处理,5686天生的功率管特性得到弱化,能够得以在比较完全的电压放大管外围状态下发挥其前级放大的作用。




有附件:[4K]
点击看大图

--
I want to know who I really am & what I can do!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218.5.4.112] 发表时间:2008年01月21日 15:56:33

 大卫
 

 积分:57553
 级别:论坛总版主
 头衔:坛主
 来自:福州
给大卫发信发送邮件访问大卫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大卫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第7楼  回复此帖
re:

在一般情况下,电压放大管也好功率管也好,对g2的处理都是施加一定的DC电压,以配合屏极的工作。不过g2的用法并非仅此而已,抛开本例不谈,在个别后级线路中,也有将栅极接地,推动级的输出信号从g2输入的做法。g2有电流流过,且电位较高,这对推动级是个考验,但却较好地解决了直交问题,这与A2类状态下的功率管直交处理有点雷同,但相比之下,所付出的考虑要比与g1直交来的简单多了。

闲话不谈,言归正传。要实现笔者的上述结构,便有几个参数需要明了,首先是工作电流,即g2电流。其次是g2电压,即g2对阴极的压降,一般情况下由于阴极电阻两端的压降很小,因此g2电压亦可以理解为g2对地电压。再者就是负载电阻大小,这个比较好办,与普通电压放大三极管的负载阻抗值取同一水准即可,估计取50K前后即可获得适当的增益。除此之外,最让笔者头痛的就是,此种线路结构之下5686所呈现的内阻和跨导不明(自然是指阴极与栅极与g2之间)。此种状况简直就是笔者在黑暗中摸索的一个脚注。

糟糕的是,从所有能找到的5686厂家数据中,除了标准的V-I曲线外,再也找不到能够帮助笔者完成此台前级的可用参数,这也难怪,如此特殊的用法,不在厂家应提供的数据范畴之内。要解决这个问题,看来笔者只能借助于数据(图表)相对地比较丰富,与5686在各项指标上都十分接近的6AQ5来完成下一步的思考了。

请看下图。




有附件:[57K]
点击看大图

--
I want to know who I really am & what I can do!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218.5.4.112] 发表时间:2008年01月21日 16:43:39

 大卫
 

 积分:57553
 级别:论坛总版主
 头衔:坛主
 来自:福州
给大卫发信发送邮件访问大卫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大卫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第8楼  回复此帖
re:

上图便是6AQ5的V-I曲线。g2电压设定为250V。

从图中可见,在g2电压为250V时,要使屏流截止,偏压必须在30V以上。
整个曲线告诉我们,要使屏流截止,有两个办法可用,一是采用较深的偏压,二是将屏压降到极低或零为止。

从图中还可知道,在偏压较浅的区域(图中远离X轴的上方区域),要使屏流截止的话,靠降低屏压到一个极小的值或零比较有效。而在偏压较深的区域(图中靠近X轴的区域),要使屏流截止的话,靠加深偏压比较有效,而一旦偏压深到某个值,即便屏压仍然存在(10V也好250V也好),屏流也依然截止,

这提供给我们一个管子内在特性的基本信息。只是,上图是在在g2电压为250V时所测。那么,当g2电压不足250V时的情况如何?请看下图。

从下图可见,当g2电压从250V一路逐渐降到200V、150V及100V的各情况下,可使屏流截止的偏压也一路变浅,原本g2电压为250V时要截止屏流需要30V以上偏压,到了g2电压为100V时要截止屏流只需要约14V的偏压即可。

下图还隐藏着一个重要的信息,虽然此图是在屏压250V时测得,但一旦屏流截止,不管屏压是250V也好非250V也好,并不改变屏流截止的实态,这可从上图中清楚地得到了解,因此,即便我们设屏压为100V,在g2电压为100V,偏压约为14V时屏流依然处于截止状态。

“设屏压为100V,在g2电压为100V,偏压约为14V时屏流依然处于截止状态”这句话很关键。那么这句话关键到何种地步呢?这句话告诉我们屏压=g2电压=100V时,偏压约为14V时屏流截止,也就是说,在三极管接法的屏压为100V,偏压约为14V时屏流截止,偏压若大于14V,当然屏流继续截止,偏压若小于14V,则有屏流产生。

将上述思路加以引申,我们便可以得到三极管接法下的一系列屏流截止时的屏压和偏压的对应数据,此数据从三极管接法的V-I曲线的X轴上即可得到,原本X轴代表的是Vp=Vg2,现在不论屏压Vp为多少,屏流都处于截止状态,也就是说只要屏流截止,屏压Vp和偏压已经不构成函数关系,因此,三极管接法V-I曲线在屏流截止的X轴处实际上反映的是已经摒除了屏流和屏压因素的g2电压和g2电流在各偏压下的关系。



*此帖被版主大卫修改于2008年01月22日 15:53



有附件:[72K]
点击看大图

--
I want to know who I really am & what I can do!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116.205.210.213] 发表时间:2008年01月22日 15:42:33

 大卫
 

 积分:57553
 级别:论坛总版主
 头衔:坛主
 来自:福州
给大卫发信发送邮件访问大卫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大卫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第9楼  回复此帖
re:

请看下图。这是6V6-G三极管接法下的V-I曲线。要注意的是,一般厂家所发布的三极管接法V-I曲线中,Y轴所称的电流应该是实际上的屏流Ip与g2电流的合称,而X轴所称的电压应该是Vp=Vg2。对于这一点,有朋友对笔者的理解提出异议,称三极管接法的V-I曲线中Y轴仅仅是Ip,而不包括g2电流,g2电流另外用虚线来表示。在这里笔者暂且避开谁是谁非的议论,继续笔者的原来思路。

从6V6三极管接法的曲线中,若继续笔者的思路,亦即摒除屏压屏流因素进行考虑的话,可见在X轴的40V处,即Vg2=40V时,偏压为5V,此时屏流截止,而且也没有g2电流。要使g2中有电流流过,并且此电流不能超出厂家给出的g2电流最大值,比如5mA是个较为理想的值,作为g2电流再好不过。为此让我们在Y轴的5mA处画一条与X轴平行的直线,此直线与通过Vg2=40V的5V偏压线相交,其交点对应于X轴的点大约为73V,这样处理的意思就是:在5V偏压下,原本屏流和g2电流都截止,若在继续保持屏流截止的状态下将Vg2从40V提高到到73V的话,那么g2中就有5mA的电流流过。

当然,若不从5mA处画一条平行线,而从更大的比如40mA处画一条与5V偏压线相交的X轴平行线的话,就意味着必须将Vg2提高到160V才行,此时g2将因40mA的电流而遭受到毁灭性的损坏,避免此损坏的唯一做法就是使屏流从截止状态上升,让40mA电流中的大部分由屏级来承担。因此,笔者的这种利用三极管接法V-I曲线来计算屏流截止时的g2电压电流与偏压的关系的做法也仅局限于g2可承受电流的范围内可行,就6AQ5及5686而言,都在5mA以内。

综上所述,屏流截止时的g2电压、g2电流及偏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隐藏在厂家提供的管子参数中,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三极管接法V-I曲线,5686缺少的就是这三极管接法特性图,所幸6V6基本上补救了5686的缺憾。笔者从头到尾所做的只是将幕后隐含的一些参数关系加以明朗化而已。不知道笔者的上述说明是否足够浅显易懂,不过笔者大概是已尽笔墨所能之事。经过一番摸索,笔者终于在黑暗中看到一道亮光。


*此帖被版主大卫修改于2008年01月22日 17:12



有附件:[55K]
点击看大图

--
I want to know who I really am & what I can do!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116.205.210.213] 发表时间:2008年01月22日 16:12:18

 大卫
 

 积分:57553
 级别:论坛总版主
 头衔:坛主
 来自:福州
给大卫发信发送邮件访问大卫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大卫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第10楼  回复此帖
re:

经过上述的一系列分析,目前笔者在黑暗中所看到的亮光便是,本5686前级的工作点为:

偏压=5V
g2电流=5mA
g2电压=73V
负载电阻=50K

若采用自给偏压,则阴极电阻用1K的刚好。

剩下的就是关于屏级的处理。既然屏流需要截止,就所有的可能性来说屏级要么留空要么接地。这两种情况哪一种更为有效呢?屏级留空显然是个可笑的想法。不要忘了,本前级的负载系由g2引出,g2疏松的物理结构并不足以将所有来自阴极的电子截获,因此,可以想象必然有一些电子将穿过g2栅极结构向屏级飞去,无信号时此现象并无大碍,有交变信号时,最好应将屏级交流接地,而不是直流接地,因此,屏级直接接地也不可取,最后便剩下一种可能:将屏级接一个很小的直流电压,比如5V左右,此电压可从一个分压电阻获得,并通过跨接在分压电阻两端的电容交流接地。

但这样一来,屏级与g2间就会有电流产生,尽管此电流要远小于g2电流,基于五级管屏极与g2之间的电流比例关系,此电流(微小屏流)将使g2电流减少,但与g2电流相加仍等于5mA,这样的话,g2电流就非5mA,而是小于5mA了。

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现实,屏级若不交流接地,可能导致管子无法较好地工作。实际上,笔者尚找不到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可以在纸上对此微小电流的大小作出定量推算,除非将管子置于线路状态下进行实际的测量。这个问题只好留待实际装机时再行考虑,至少,若将屏级通过电源交流接地,流过g2的电流将不足5mA,那么经过负载后的高压也就不要用得太高,倒是一件好事。

上述未解决的问题,使得笔者仍处于黑暗当中,尽管已经望见光明。

到此,大致可以画出电路图了。如下。




*此帖被版主大卫修改于2008年01月24日 17:59



有附件:[2K]
点击看大图

--
I want to know who I really am & what I can do!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116.205.210.213] 发表时间:2008年01月22日 17:03:34

 大卫
 

 积分:57553
 级别:论坛总版主
 头衔:坛主
 来自:福州
给大卫发信发送邮件访问大卫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大卫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第11楼  回复此帖
re:

本机的机箱。



有附件:[38K]
点击看大图

--
I want to know who I really am & what I can do!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116.205.210.213] 发表时间:2008年01月22日 19:24:02

 myhnn
 

 积分:3
 级别:新手
 头衔:
 来自:
给myhnn发信发送邮件访问myhnn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myhnn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第12楼  回复此帖
re:

不知g2的负载电阴50K是怎么得来的?是大卫所说的"再者就是负载电阻大小,这个比较好办,与普通电压放大三极管的负载阻抗值取同一水准即可,估计取50K前后即可获得适当的增益。"这个不太严谨了吧!那该怎么去计算这个g2的负载电阴呢?



--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222.216.75.124] 发表时间:2008年01月24日 14:55:56

 大卫
 

 积分:57553
 级别:论坛总版主
 头衔:坛主
 来自:福州
给大卫发信发送邮件访问大卫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大卫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第13楼  回复此帖
re:

欢迎指出。对于50K负载,不仅不太严谨,简直就是极不严谨。所以说笔者系在黑暗中摸索。

是这样的:负载大小和放大量自然有关,设计不当的话,将直接影响到输出摆幅,最坏的后果可能是要全盘推翻设计的高压值。但本机的内阻和跨导不明,因此50K是否妥当,能获得多少放大量,老实说心中也没有多少把握,除非测量出曲线,才有一个确实可依的计算方法。不过笔者认为,本机接法所呈现出的管子特性基本上应该与普通电压放大三极管雷同,尽管屏级加若干伏低压后有微小屏流,但整体呈现出的绝非五级管或功率五级管的三极管接法特性,而应该是普通电流级别的电压放大管特性,因此暂且(记住是暂且)定为负载50K,自然谈不上有何扎实的参数依据了。目前在考虑是否另搭线路画出此接法的曲线,以提供一个完美的参数依据。要不就是等装机时再进行敲定,即用若干负载阻值一个个试过去,明显地,画出曲线则更能符合脚踏实地的美称。

就Vg2=73V及Ig2=5mA这两个数值而言,尽管比较极端,尚可得出73V/5mA=14.6K的内阻,因此笔者暂取负载为14.6K三倍多的50K,对于接成电压放大三极管特性的本机来说也没有什么不妥,此50K便是从此而来。



--
I want to know who I really am & what I can do!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222.47.125.249] 发表时间:2008年01月24日 18:46:58

 libin_hf
 

 积分:153
 级别:高级会员
 头衔:
 来自:
给libin_hf发信发送邮件访问libin_hf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libin_hf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第14楼  回复此帖
re:

呵呵,又是大卫兄的一个新玩法。关注ING



--
常年感冒,偶尔发烧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61.132.137.44] 发表时间:2008年01月25日 16:38:03

 大卫
 

 积分:57553
 级别:论坛总版主
 头衔:坛主
 来自:福州
给大卫发信发送邮件访问大卫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大卫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第15楼  回复此帖
re:

初步的线路图。采用稳压电源的意图是,希望在可调高压下能画出5686的V-A曲线,虽然可调的范围有限。

保留500K的栅极电阻。当然不用也可以,这样电位器就参与负压的营造,这是DIY图省钱的做法。

5686灯丝暂且采用交流供电,一端接地。若信噪比不好处理,到时再考虑复杂的ham旁路或抵消方法,实在不行,只好采用直流了。不过笔者比较乐观,似乎还未到非用直流不可。

VR1调整高压。VR2稍有点麻烦,估计5686在5V屏压下的屏流很小,因此需要一个较大的阻值才能分出5V左右的电压。暂且假设高压为250V,为了降到5V因此流过100K电阻的电流为(250V-5V)/100K=2.45mA,极端一点考虑的话假设5V屏压下的屏流为1.2mA,则流过电位器VR2的电流便为2.45-(1.2+1.2)=0.05mA,0.05mA要刚好实现5V的压降,电位器便要调到5V/0.05mA=100K的位置才行;若屏流比1.2mA还大,在这种线路设定之下,显然就必须用到大于100K的电位器,因此笔者选择200K的电位器,理由是估计屏流不会太大,200K应该够用了。当然,若屏流等于或大于1.5mA,那么电位器上方串联的电阻便不可取100K,而应取更小点以便分出可恰当获得5V压降的电流。

上述的考虑确是出于无奈,因为在黑暗中不知道5V左右屏压下的屏流到底有多小,若事先有计算依据的话,便可不用电位器,直接用一颗电阻代替即可。



有附件:[11K]
点击看大图

--
I want to know who I really am & what I can do!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218.5.4.112] 发表时间:2008年01月28日 14:34:38
本主题第13579个浏览者  (总共5页) 1 2 3 4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帖子列表     返回顶部 @以上言论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观点

对本主题进行回复:
作者昵名: * 口令:* 第一次发言请注册 忘记密码?点这里
作者信箱: 回复请Email通知(如需通知请填写Email并打勾)
帖子主题: *
帖子表情:
插入特效&表情:
上传文件或图片:    文件最大不超过400K
文章内容:

UBB代码 允许
HTML语言 禁止
URL自动识别 开启

关于UBB?
帖子加密: 浏览帖子需要积分大于 不加密请留空;如果加密,请打勾选中,此功能对帖子本人和版主无效
  Alt+S或Ctrl+Enter快速提交

Where All Good Designs Await Resurrection...
Ultimate Tube Audio Encyclo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