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s forum论坛『TUBE DESIGN & DIY』 → 帖子显示 发表新主题 刷新页面 回复本贴 返回 
主题:[原创]6BM8前级的设计过程 本主题第2810个浏览者  (总共2页) 1 2

 大卫
 

 积分:57553
 级别:论坛总版主
 头衔:坛主
 来自:福州
给大卫发信发送邮件访问大卫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大卫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第16楼  回复此帖
re:

关于本机三极管部分的输入电容,有一点补充。
正如前文所计算的,从截止频率20Hz的角度来看,其取值为
C=1/(2πRf)=0.159/Rf=0.159/0.68Mohm*20Hz=0.01169uF,约为0.01uF

实际上,若真空管厂家有提供比较详细的管子各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值的话,此输入电容还需满足下述公式,才能使管子对所通过的信号在频响上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这无疑对输入信号在之后放大过程中的频率响应及失真度等指标做出了有依据的铺垫。

Cin=Cgk+Cgp*(A+1)
(公式中,Cin为输入电容,Cgk为三极管栅阴间的寄生电容,Cgp为三极管屏栅间的寄生电容,A为三极管在线路中的实际增益)

在本例中,查寻6BM8的参数,可知Cgp为4.4pF,但Cgk的容值则没有提供,只是标出grid to all except anode为2.7pF,意思是屏极以外部分对栅极的电容,我们姑且将它理解成阴极对栅极的电容,因此
Cin=Cgk+Cgp*(A+1)=2.7pF+4.4pF*(16.5+1)=79.7pF=0.08uF
综上所述,对于本线路的修正版,其输入电容值可取0.1uF为妥,0.22uF则有点浪费了。




有附件:[13K]
点击看大图

--
I want to know who I really am & what I can do!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121.71.70.45] 发表时间:2006年11月27日 19:31:34

 大卫
 

 积分:57553
 级别:论坛总版主
 头衔:坛主
 来自:福州
给大卫发信发送邮件访问大卫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大卫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第17楼  回复此帖
re:

下面对放大级设计时所要用到的一些基本公式及线路各设计值的数学含义进行归纳,希望有所帮助。


真空管共阴放大级(阴极旁路)

下图中:

本级电压增益 A=(u*Rp)/(Rp+Ri)

本级输入阻抗 Rin=Rg

下级输入阻抗 Rin’=Rl

本级负载阻抗 Ra=Rp

本级交流负载阻抗 Ra’=(Rp*Rl)/(Rp+Rl)
(若不存在Rl,则Ra’=Rp)

本级输出阻抗 Rout=(Ri*Rp)/(Ri+Rp)

本级阴极输出阻抗 Rkout=Rk’||Rk
其中,Rk’=(Ra’+Ri)/(u+1)

本级输入电容 Cin=Cgk+Cgp*(A+1)

本级输入端截止频率 fin=1/(2πCin*Rg)

本级输出耦合截止频率 fout=1/{2πCout*(Rout+Rl)}

本级阴极阻容网络截止频率 fk=1/{2πCk*(Rk’||Rk)}




有附件:[6K]
点击看大图

--
I want to know who I really am & what I can do!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121.71.70.45] 发表时间:2006年11月27日 19:33:21

 大卫
 

 积分:57553
 级别:论坛总版主
 头衔:坛主
 来自:福州
给大卫发信发送邮件访问大卫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大卫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第18楼  回复此帖
re:

真空管共阴放大级(阴极反馈)

下图中:

本级电压增益(output 1) A1=(u*Rp)/{Rp+Ri+(u+1)*Rk}

本级输入阻抗 Rin=Rg

下级输入阻抗 Rin’=Rl

本级负载阻抗 Ra=Rp

本级交流负载阻抗 Ra’=(Rp*Rl)/(Rp+Rl)
(若不存在Rl,则Ra’=Rp)

本级输出阻抗(output 1) Rout1=[{Ri+(u+1)*Rk}*Rp] / [ {Ri+(u+1)*Rk}+Rp]

本级输出阻抗(output 2) Rout2=[{(Ra’+Ri)/(u+1)}*Rk] / [{(Ra’+Ri)/(u+1)}+Rk]

本级输入端截止频率 fin=1/(2πCin*Rg)

本级输出耦合截止频率(output 1) fout=1/{2πCout*(Rout1+Rl)}




有附件:[6K]
点击看大图

--
I want to know who I really am & what I can do!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121.71.70.45] 发表时间:2006年11月27日 19:34:48

 大卫
 

 积分:57553
 级别:论坛总版主
 头衔:坛主
 来自:福州
给大卫发信发送邮件访问大卫的主页查看主页查看大卫的详细资料详细资料第19楼  回复此帖
re:

谈谈本机的输出阻抗。

就五极管部分来说,其输出阻抗在前文已经交待过,约为
Rout=(Ri*Rl)/(Ri+Rl)=(20K*4K)/(20K+4K)=3.3K
这是从输出耦合电容前端向五极管部分看去的输出阻抗值。在有信号情况下,此五极管的屏负载电阻(4K)通过耦合电容又与输出端的27K电阻构成交流负载网络,因此从整机输出端看去,本机的输出阻抗应该是27K电阻与五极管屏负载电阻(4K)及五极管内阻的并联交流阻抗值,由于五极管内阻并非恒定,其计算要考虑进五极管的跨导及屏栅反馈等的因素,非常繁琐,为图简便,可大约视为27K与4K的并联值,即大约3.5K左右,与真实值出入不是很大。这就是笔者选定输出电阻为27K的原因,因为3.5K的低阻设定倾向应可以推动绝大多数的后级而不至于脚软,对于大部分输入端不用音量电位器,栅漏电阻在100K以上的后级来说应该推得十分轻松才是。对于输入端接有电位器,且即便是50K以至30K电位器的后级来说,亦可保证有一更低的阻抗输出,不至于在推动能力上捉襟见肘。




--
I want to know who I really am & what I can do!

 编辑修改这个贴子--发贴作者和版竹权限编辑帖子  班竹删除贴子--班竹权限删除帖子  IP:[121.71.70.45] 发表时间:2006年11月27日 19:35:09
本主题第2810个浏览者  (总共2页) 1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帖子列表     返回顶部 @以上言论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观点

对本主题进行回复:
作者昵名: * 口令:* 第一次发言请注册 忘记密码?点这里
作者信箱: 回复请Email通知(如需通知请填写Email并打勾)
帖子主题: *
帖子表情:
插入特效&表情:
上传文件或图片:    文件最大不超过400K
文章内容:

UBB代码 允许
HTML语言 禁止
URL自动识别 开启

关于UBB?
帖子加密: 浏览帖子需要积分大于 不加密请留空;如果加密,请打勾选中,此功能对帖子本人和版主无效
  Alt+S或Ctrl+Enter快速提交

Where All Good Designs Await Resurrection...
Ultimate Tube Audio Encyclopedia